<tbody id="510gu"></tbody>
<tr id="510gu"></tr>
<tr id="510gu"><nobr id="510gu"><delect id="510gu"></delect></nobr></tr>
<sup id="510gu"><small id="510gu"><dfn id="510gu"></dfn></small></sup>

    <tr id="510gu"><small id="510gu"></small></tr>
    1. <menuitem id="510gu"><video id="510gu"><optgroup id="510gu"></optgroup></video></menuitem><code id="510gu"></code><menuitem id="510gu"></menuitem>
      全國客服熱線:400-600-7299
      資管動態

      資產管理

      資管動態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 ? 資產管理 ? 資管動態

      美國CTA業務對我國資產管理業務的借鑒

      添加時間:2015-08-19 點擊數:

      期貨資產管理,是我國期貨行業于2012年正式推出的期貨創新業務,因此對于行業而言,具有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意義,研究對照中美CTA的差異及啟發,對于我國期貨資產管理的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,本文嘗試從差異入手,從不同入手,或可有所啟發。

       

      一、歷史不同

       

      美國的CTA(期貨基金)開始于1949年,中國的期貨資產管理,正式開始于2012年。因此,經驗的差異決定了美國經驗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為中國CTA提供借鑒。

       

      二、規模不同

       

      目前,美國CTA的發展規模約為3000億美金,中國期貨資產管理的規模僅10億元左右,即使是算上期貨私募也就是300億人民幣的水平。因此,規模的差異,帶來了衍生的差異。

       

      三、技術不同

       

      國內期貨資產管理主要采用主客觀趨勢交易、套利交易、日內交易等方法進行交易管理,國外CTA主要采用全球分散化趨勢投資、高頻交易、做市商、跨市套利等交易技術進行交易管理。IT技術的應用差異,成為中美CTA交易技術管理的主要不同,目前我國國內的量化投資技術應用尚屬起步階段,仍然停留在趨勢跟蹤與技術分析層面,而美國CTA基金很多已經依托IT技術,廣泛應用數學、物理學等方面的自然科學成果。

       

      四、在資產管理行業中的地位不同

       

      在全球對沖基金的發展結構中,2萬億美元左右的總規模下,CTA占據15%左右的份額;而我國CTA目前的發展尚屬起步階段,遠遠不如銀行、信托、基金、證券理財產品的規模,加上陽光化的基金專戶,國內CTA管理資產總額也不超過300億的規模,不足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管理資產總規模的1%。

       

      五、組織形式不同

       

      長期以來,國內CTA往往以期貨工作室、投資公司等形式開展期貨私募,近年來,出現了有限合伙等新型對沖基金的組織形式,伴隨泛資產管理時代的來臨,國內CTA開始以證券集合理財計劃、信托計劃、公募基金專戶等組織形式出現。而美國的CTA往往以公募、私募(有限合伙)、CPO等組織形式出現。

       

      啟發:以管理賬戶的形式,開展期貨CTA業務,從長遠來看,存在許多天然的缺陷。我國期貨基金如果想要獲得長足的發展,一方面應當立足于期貨市場的風險管理功能,不斷拓展研發新型的風險管理基礎工具:期權等金融期貨品種,將金融衍生品市場這塊蛋糕做大;另一方面,應當積極嘗試期貨公募基金、一對多等組織形式,引導期貨私募陽光化,通過配套周邊金融市場的資產配置,保持全球視野,才能最終做大做強期貨行業的資產管理業務。

      預約開戶 | 軟件下載 | 熱銷產品 | 活動預告 | 聯系我們 | 加入我們

      版權所有© 支持IPv6 2009-2016 上海東亞期貨有限公司 備案/許可證號:滬ICP備12004070號-1滬公網安備 31010902003289號

      在線客服